呼吸科重点专科建设规划(国家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规范化建设项目)

作者:教育资讯网 2024-07-31 00:13:57 822

2023年3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成功评为国家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作为成都市呼吸健康研究院和钟南山院士工作站挂牌单位,晋升“国家级”如何引领成都呼吸系统疾病治疗和防控迈上更高水平?国家卫健委、四川省卫健委统计数据显示,疑难罕见呼吸道疾病省外就诊率位居前列。“过去,呼吸科治疗的大部分是老年病和传染病。从现在开始,这种格局将会改变。”市第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李国平表示,该科室近年来致力于转型,聚焦于重症患者的精准救治。疑难罕见病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院校高质量发展的主线。

呼吸科重点专科建设规划(国家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规范化建设项目)

让病原微生物无处藏身

病原微生物是引起呼吸系统感染最常见的“元凶”,也是呼吸科医生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因为病原微生物种类无数,每种药物又不同,如何判断?“过去,医生主要根据经验进行诊断,期间可能需要不断更换方向和换药。”李国平主任表示,除了经验之外,还有一个办法就是进行痰培养,但这需要3-5天的时间,而且痰培养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最终并不能完全保证治疗的准确性。“这个寻找病因的过程,给患者带来了无形的负担。”我应该怎么办?“科学研究必须转化为临床实践。”市三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致力于通过科研解决问题。病原微生物宏基因组学研究是寻找精准治疗方法的关键之一。通过广泛研究获得的科研成果,使得高效、准确地寻找病原微生物成为可能。什么是病原微生物宏基因组学研究?通俗地说,就是通过基因测序来快速检测病原微生物。“通过肺泡灌洗,检测从肺部提取的病原微生物,通过基因测序,可以准确找到导致疾病的病原微生物。”李国平主任表示,一旦查出病原微生物,临床医生就可以准确用药。减少诊断和治疗时间。市三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类似的科研成果还有很多:成立了基础研究实验室,将体外循环细胞检测、单细胞测序、现场细胞学检测等技术应用于早期诊断。肺癌和间质性肺癌。疾病的诊断和分子分类;建立慢阻肺大数据平台和呼吸系统精准医学研究平台,促进基础研究成果临床转化……近三年,科室承担国家级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3项承担省部级等科研项目,发表SCI等各级论文近200篇。2022年,发表5分以上SCI文章15篇,9分以上6篇,最高影响因子38.104。获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等五项科技成果奖。

为肿瘤治疗提供更多途径

如何帮助癌症患者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和更长的生存时间?这是市第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努力之一。在传统思维中,很多中晚期的人无法接受手术,治疗方法可能“极其有限”。“方法变得越来越多样化。”李国平主任介绍说,比如可以通过基因涂片检测对患者进行精准的分子靶向治疗,也可以进行免疫治疗。目前,肿瘤患者的治疗主要有三个方向:一是利用基因测序,搭建多组学平台,指导临床药物精准选型;二是监测免疫耐受,指导临床实施精准免疫治疗;三是对早期肿瘤进行干预,利用介入方法为肿瘤患者拓宽治疗路径。如何利用介入方法治疗肿瘤?李国平告诉记者,根据肿瘤的不同阶段,可以采用微波消融、激光消融、射频消融等不同的介入治疗。以一个病人为例。三年多前,他肺部肿瘤直径达到5厘米,胸腔出现严重粘连。他已经失去了手术的机会。经过充分讨论,李国平团队在临床试验——中对患者进行了肿瘤冷冻消融,快速“冷冻”肿瘤并释放抗原激活免疫细胞。截至目前,患者生活质量良好,未出现复发或转移。目前,该技术已实现临床转化,让多名患者重获新生。

让过敏原不再是一个大概念

在中国,有数以亿计的过敏患者。2018年,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基础上成立了市第三医院过敏(过敏)科。经过发展,在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的2021年中国医学院/中国医院科技价值(STEM)排名中,医院过敏程度位居全国第83位、全省第3位,成为国内领先机构。该区域。优势分专业。为实现过敏性疾病的精准诊治,市三院过敏与精准医学实验室投入运行,并于2021年获批成都市医学重点实验室。拥有分子免疫学研究平台、多学科实验室等。组学分析研究平台、呼吸系统疾病生物样本库等,还配备了大量高水平科研设备。近年来,团队成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四川省科技厅重点项目等多项科研任务和横向课题项目。在多个专业期刊发表研究成果,重点关注环境相关肺部疾病、过敏性疾病等基础和临床研究成果。学科带头人李国平主任在《全国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家国际论文学术影响力百强排名》中排名第68位,四川省第3位。同时,市三院参加2020年全国过敏性疾病多中心过敏原流行病学调查,同步启动过敏原成分调查。“我们的目标是让过敏成为一个详细的概念。”李国平导演举了一个例子。例如,鸡蛋过敏是一个很大的概念。我们想要实现的目标是将其提炼到鸡蛋中哪些成分会让人过敏。“目前,我们已经与广州神经病研究所钟南山院士团队合作进行成分研究,一旦设备准备好,就可以通过抽血明确提炼出过敏原,让患者实现精准的分子治疗。”

让科技守护肺部健康

对于肺部疾病患者来说,肺功能评估是重要指标之一。目前,市第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已率先推出集检测、质控、康复于一体的“肺动力中心”,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健康保障。“一方面,传统的肺功能检测受到地域限制,另一方面,瞬时数据也可能存在偏差。”李国平主任表示,市第三医院与西南交通大学开展了深入的医疗和产业合作,致力于新产品的开发。应用于临床。目前,医生与产业的合作也取得了成果。“共同开发的可穿戴设备已经成型,可以通过绑定的APP记录患者吹气的结果,并实时传输到医院管理中心。根据这些数据,医生可以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治疗干预。”还有针对难以诊断的咳嗽和胃酸反流引起的咳嗽的可穿戴设备。“这种咳嗽反应装置放置在患者的胸壁上,根据咳嗽波形,可以找到导致咳嗽的原因。咳。”李国平表示,科技成果转化将逐步应用于临床,让患者感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好处。

让患者不再目光远方

“大型三级医疗机构要更加关注疑难重症疾病。”李国平主任表示,市第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近年来的改造就包含了这一内容。以肺血管疾病患者为例。胡慧荣医生被派往广州泌尿外科研究所进修时,遇到了很多来自包括四川在内的多个省市跨省求治的患者。其中一名患者胸腔积液已有10余年。他有呼吸困难和心力衰竭的症状。他一直被当作心力衰竭治疗,反复清除积液,但仍不见好转。经过后续诊断,发现问题出在纤维性纵隔积液上。气管受压导致呼吸回流受阻,导致呼吸困难、反复胸腔积液、右心功能下降。确诊后,采用介入方法打开患者气道,症状很快得到缓解。“疑难重症患者相对较少,但我们的目标是让他们在家就能实现高质量的诊疗。”李国平主任介绍说,肺血管疾病是一个大类,分为多种疾病,其中慢性肺栓塞和肺动脉高压是诊断困难、死亡率较高的疾病。“现在可以采用介入方法来治疗这种疾病。”介入技术的发展已成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重点发展方向。六十多岁的赵老师就是受益者之一。他患有食道肿瘤,手术后多次进食后尤其是流质饮食后出现窒息和咳嗽。反复咳嗽导致肺部反复感染。根据支气管镜检查结果,介入团队明确诊断为“高位食管气管瘘”,这是临床上罕见的疾病。他的高位瘘管距声门不到4厘米。如果采用传统的金属覆膜支架密封,支架迁移率极高,支架引起的声门下狭窄发生率也很高;如果用“Y”型覆膜支架封堵,膜支架封堵瘘管,支架覆膜的气管部分过长。术后患者的痰液滞留、肺部感染等问题也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经过反复讨论,呼吸介入团队决定采用外固定硅胶支架封堵瘘管。在利用硬质支气管镜将支架“安置”在瘘管处后,团队进一步利用国内罕见的外固定技术对支架进行“加固”。这样既可以封闭瘘管,又可以最大程度地轻松咳出气道痰液。同时可采用外固定,防止支架移位。为进一步提高呼吸困难及罕见病的诊治水平,市三院成立了由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牵头的“呼吸困难及罕见病中心”。除了联合院内多学科外,还积极与广州呼吸内科研究所、北京协和医院等国内一流团队合作,不断实现疑难罕见病更高效的诊断和更高质量的治疗。呼吸系统。据统计,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22年DRG排名全省第三,CMI排名全省第四。

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搭建高水平科研平台,形成高效科研体系……坚守博士初心,实现发展转型,勇攀发展高峰。未来,市三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团队将继续追求临床追求。和“双一流”科研目标,为区域患者构建多维度的健康保障网络。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