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研究是北大核心吗(继续教育研究 期刊)

作者:教育资讯网 2024-01-17 14:26:40 938

继续教育研究样本文章1

在全球化不断深入的今天,任何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的科学开发和运用。高等学校继续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重要手段,是建设知识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1]。高校作为教育的实施者,不仅为社会提供智力支撑,成为服务社会的窗口,而且是向社会推广科学技术、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媒介。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更新的加快,要求我们建立和实施终身教育,创建学习型社会。高等学校继续教育部门要充分挖掘学校教育资源,积极建立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之间的立交桥,开设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育,满足不同人群的教育需求,承载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为当地人才提供培训和对接,提高技术技能水平,为当地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培养和储备人才。加强继续教育已成为世界各国增强竞争力的共识。因此,高校继续教育必须通过不断转变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推动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为全民科技水平、技能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做出贡献。全体人民的。一、实现高校继续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转型的意义。地方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各类企业的发展,形成各类产业链。当今时代,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创新理念。创新需要人才,企业引进先进人才关系到企业的成败。此外,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地方经济发展方式的创新也至关重要。这是对知识资源质量和数量的要求。这就要求大学作为高智能人才的培养基地,创新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肩负起这一重任。高等学校继续教育部门凭借技能人才培养优势、理论技术研究优势、技术服务优势,对地方经济发展发挥着明显的支撑和引领作用。随着我国地方经济工业化进程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技术梯度转移逼近,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将不断提高,对劳动者素质提出更高要求。但我国各地区人力资源状况与地方经济发展还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各级技术人才的缺乏,已成为制约地方经济发展的瓶颈。高校继续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一是可以紧密结合地区实际情况设置专业,培养“需要、有用、留得住”的本土化技能人才;二是可以根据区域发展需要。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技术培训,提高职工素质;三是可以利用学校的理论、技术、人才优势,开展技术研发和服务,为实际生产部门解决技术问题;四是可以依托学校对周边经济的影响力辐射带动配套服务业发展。这些多元化的创新优势对于高校能否转变继续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方式具有重要意义。2.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实际,转变人才培养模式。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必须紧扣地方经济发展实际,在探索过程中不断转变人才培养模式。1、专业设置要符合当地经济人才需求市场,使专业适应当地经济的产业结构及其发展趋势。高校继续教育部门必须对地方经济发展具有敏锐的认知和快速的反应能力。要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研究市场、当地经济发展方向和人才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新专业。

继续教育研究是北大核心吗(继续教育研究 期刊)

2、根据岗位设计课程,使教学内容与岗位需要和地方经济发展相协调。课程建设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教育质量的提高。高校继续教育课程必须“必要”、“适用”。在兼顾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同时,还要考虑专业岗位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既要不断吸收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保证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又要紧扣当地经济发展实际,体现教学内容的地域特色。3、注重实践,注重教学,使人才培养质量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要求。注重学生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的基本要求和特点。因此,高校继续教育部门的教学必须符合实际要求。一方面,要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教师的实践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水平。职业技术课程教师必须了解本专业领域技术和地方经济发展的最新动态,根据实际要求组织教学。另一方面,要抓好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搭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平台,让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实习,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模拟职业氛围或在校外实训基地(或公司)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发展。四、要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提高产学研合作办学水平。实现高校继续教育区域化,学校必须寻求地方政府支持,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让行业企业参与教学全过程。例如,聘请能工巧匠、企业技术人员到学校兼职,完善师资队伍结构;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拓展技术技能教育资源;充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作用,参与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水平的确定以及新增专业的确定。设置论证、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和教材开发、综合实践训练指导、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指导;五、要实行多层次办学,使高等学校继续教育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对技能人才的多层次需求。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必须坚持中等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并重,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办学格局。3.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转变就业方向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除岗位培训外,高校继续教育还应以服务为导向,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5).

继续教育研究范文第4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师;继续教育;需求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6)03-0115-02

中学信息技术教师,是广大中学教师与学生信息技能提升的骨干力量,在全面提升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中学信息技术教师的继续教育,是提升自身信息素养的主要渠道,因此,关注中学信息技术教师的继续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关系到整个教师队伍和学生信息技术技能的提高[2],同时,高校作为继续教育培训单位,有义务为中学教师提供服务,发挥地方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通过对伊犁州直中学信息技术教师继续调查研究,了解信息技术教师继续教育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提高中学教师队伍的信息素养。

1调查对象与方法

在参加伊犁师范学院举办的2015年暑假州直中学信息技术教师的继续教育中,随机选择调查对象50名,调查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3],问卷题目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中学信息技术教师队伍的基本情况、继续教育需求、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问卷发放日期2015年7月15日-23日,发放问卷50份,回收有效问卷48份,回收有效率96%。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教师队伍的基本情况

被调查对象来自州直八县两市中学,学校类别可分为市区、县城、乡镇三级学校,人数比为7:24:17;男女人数比例为15:33;40岁以下教师占到95.83%,说明信息技术教师比较年轻,接受新知识技能比较快;教龄在4-20年间的占到77.08%,说明计算机教师队伍整体相对稳定;学历,75%具有本科学历,学历层次相比2008年有很大改善[4];所学专业分布情况为计算机专业的占到66.7%,但同时也要看到,还有27.08%的教师是其他专业,比例较高;职称,没有高级职称教师,中级职称的教师占到31.25%,有68.75%的教师是初级职称,职称低。

2.2对继续教育的认识

对是否有必要参加继续教育问题,认为非常有必要和必要的人数分别为17人,16人,占69%;认为没有必要的仅有6人,占13%;在参加继续教育的动因,如图1,最重要的原因是晋升职称,这与中学信息技术教师职称普遍偏低有密切联系;在“影响你参加继续教育的诸多因素”中,有22人选择“教学负担重,没有时间精力参加继续教育”,占全部因素的46%。值得教育部分的反思。在继续教育周期方面,有69%(33人)教师认为5年作为一个周期比较合适。

2.3存在的问题

中学信息技术教师继续教育存在问题如图2所示,“培训模式过于单一”,现有的培训模式是以讲授为主的集中面授,形式比较单一,缺乏网络平台等学习模式;“培训内容不符合实际需求”,说明培训对象、教育主管部门及培训高校之间,缺乏高效的沟通,造成信息不对等,高校作为培训单位,未能及时获取培训对象的意愿,造成继续教育课程设置针对性不强;“培训时间过长,影响工作”,暑假培训时间为3周,培训时间安排存在不合理现象。

2.4继续教育的需求

2.4.1继续教育内容方面

在继续教育内容上,“最希望在哪方面获得新知”,有69%(33人)教师选择信息技术前沿技术,说明在边疆地区,基础设施薄弱,体验信息技术前沿的机会很少。

在希望学习掌握的软件中,图像处理,网页制作和动画制作占据前三,分别为17%,16%,14%,说明在中学实际工作中,这些软件使用较为频繁,且具有一定的要求。

2.4.2希望的培训方式和培训者

培训方式中如图3,希望采用案例教学为主的有18人,体现出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希望在信息技术与实际教学工作结合上,给予更多的学习,改善中学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在希望的培训者问题上如图4,39,58%的教师,希望高校教师或专家来进行培训,有50%的教师希望培训者是在一线教学工作的同行,说明高校教师缺乏相对应的研究,高校在为地方服务方面还有待提高。

3结论及建议

3.1结论

根据本次调查结果,中学信息技术教师中有69%的教师认为继续教育工作非常有必要,但同时也要看到继续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1.1培训形式单一

目前,在伊犁州直开展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师的寒暑假继续教育上,以集中培训面授为主,培训对象知识层次不同,培训时没有分级教学,缺乏网络立体化方式的有力补充;而面向伊犁州直全体中学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培养培训,则采用面授加网络立体化的学习方式,学习形式多样化,满足了广大教师的不同学习需求,得到大部分教师的认可。

3.1.2培训内容与教学实践的契合度不高

培训对象希望在继续教育中,获得在实际工作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案,根据调查发现,培训内容与中学信息技术教师的需求,契合度不高。这就造成培训对象无法通过培训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3.1.3相关反馈工作有待提高

相关反馈包括培训者的反馈、培训对象的反馈、反馈方式等,继续教育结束后,缺乏相关反馈,造成反馈不及时,教育主管部门不了解培训实效,仅仅是完成了继续教育。

3.2建议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给出如下建议:

3.2.1积极拓展培训方式

采用集中面授为主、网络立体化为辅、分层次教学相结合的继续教育方式。在面授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经验分享法等方式,拓展培训方式,提高培训对象参与积极性

3.2.2建立高效反馈机制、增强培训的实效性

增强培训的实效性,需要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培训对象三者建立互动机制,培训对象针对自身的需求,按县分类汇总,统一上报教育主管部分,教育主管部将培训需求,反馈到培训高校,高校根据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内容,在培训结束后,搜集培训对象的反馈意见,并将结果反馈给教育主管部,实现信息对等,为切实提高培训的实效。

3.2.3继续加强培训者队伍建设,提高培训层次

在培训对象期待的培训者身份问题上,”自己的同行、一线教师”是培训对象最期待的,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有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十分了解培训对象的现实需求。教育主管领导做培训者,可以直接与培训对象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对教育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有直接的帮助。高校作为培训者,应当选派熟悉中学信息技术教师需求的教师担任。

参考文献:

[1]马晓玲,王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能力素质结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1(3).

[2]陈梅,贾海鹰.内蒙古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培训实践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11(2).

继续教育研究范文第5篇

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了中学英语教师的专业意识存在着分层现象。高级中学英语教师专业意识强于初级中学英语教师,初级中学的英语教师由于学历层次偏低,多数教师往往缺乏专业基础。甚至有部分教师存在着“半路出家”的现象,有的教师在中专或大学阶段学习的不是英语专业,后期由于岗位需要才从事英语教学,这就直接导致了部分中学英语教师专业意识较低。但是在另一方面,高中英语教师的专业意识还是相对比较高的。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高中学校对英语教师的学历层次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部分重点高中甚至引进了研究生从事英语教学。由于高中英语教师学历层次的上升,多数教师在本科或研究生阶段始终从事英语专业的学习和研究,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教学技能方面其专业素质都比较高。同时调查结果也显示,在对待继续教育培训的态度上多数中学英语教师认为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是很有必要的。其中有接近80%的教师认为继续教育是很有“必要的”,这反映了广大教师能够认识到随着教育飞速发展,已有的知识和技能难以满足教育的需要,自身素养已严重不足,必须通过继续教育补充新知识,发展新技能。在具体培训方面有超过半数的教师认为当前的继续教育存在问题,内容枯燥缺乏针对性,方式陈旧难以引发兴趣,时间集中难以形成长效机制,考核流于形式缺乏激励机制。通过上述情况,可以看出聊城城区中学英语教师继续教育发展滞缓,尚未形成长效机制。在教师年龄分布上存在断层,性别比例失衡;总体教研水平偏低,职称和学历两级分化严重;中学英语教师专业意识存在分层现象,差异较大;同时继续教育培训内容方式陈旧缺乏现实效用,培训出发点出现偏差,功利性过强。

二、措施与对策

1.思想引导,树立教师终身发展观

教师信念受到外部环境与内部因素的双重影响,所以加强教师信念教育至关重要。在社会层面上应该完善中学英语继续教育机制,并使其制度化、体系化,在社会上创造一种氛围,在教师群体中形成崇尚继续教育的良好风气。同时广大中学英语教师也应树立“学无止境”的终身教育发展观,引导教师认识到任何专业都不可能一劳永逸,必须不断调整和提高。

2.革故鼎新,重构继续教育体系

当前对于继续教育形式和模式开发已经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在具体的落实上却存在着问题。一方面要将研发成果真正的付诸于实践。另一方面更要做到腾笼换鸟,重构继续教育培训的内容体系和课程体系,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双提高,知识更新与实际水平相协调,切实发展教师的思维与教育能力。同时,应发展多元化课程,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演练相结合,培养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是受训教师形成系统的专业知识储备,真正的扩充英语学科知识,提高解决教学疑难的能力,发展教研的能力。

3.开拓创新,构成继续教育长效机制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