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考涌现大批高分考生的原因(各地中考涌现大批高分考生)

作者:教育资讯网 2024-08-15 06:58:00 735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蔡童的创意世界(ID:CTDT4US),作者:蔡童,头图来自:《小别离》剧照

1

各地中考涌现大批高分考生的原因(各地中考涌现大批高分考生)

这几天是中考成绩揭晓的日子。很多人都被北京中考的分数吓到了。

满分660分中,海淀区有517人得分为656分以上,朝阳区有127人,西城区有61人。

想想看,居然有这么多人每科总分不到4分,真是不可思议。当然,题目简单是一个因素,但题目再简单,犯这么少的错误还是很难的,何况还有语文和作文。这些孩子们是如何做到“滴分不漏”的?

我在杭州,今年杭州中考也出现了类似的现象。杭州中考满分600分,杭州排名前三的高中杭二、学军、杭高分别达到585分、584分、582分。如果将600分换算成百分制,那么这三所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分别相当于97.5分、97.3分和97分。

看到这些情况,我突然冒出一个念头,“中考状元”这次彻底消失了。因为大家的分数都那么高,根本无法看出谁是第一。没有第一名,只有并列第一名。如果并列第一的孩子们聚集在一起站在领奖台上,领奖台可能会倒塌。

题目越来越容易+竞争越来越激烈这两个因素,共同创造了大量的接近满分的考生。

我想很多家长看到这种情况都会感到焦虑甚至抓狂,很多孩子恐怕也很痛苦。我们应该做什么?难道每个孩子的命运和未来都要在这“点点算计”中得到锤炼吗?

2

中考和高考都是“接力棒”。现在接力棒发出的信号越来越明显,那就是中考一定要容易,高考一定要困难。今年高考数学的难度让很多学生哭了,让很多老师害怕了,也让很多网友困惑了。但反过来说,中考却出奇的容易。据说某城市的中考数学题对于小学生来说根本不是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看似矛盾的信号?我的猜测是:中考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总结。义务教育是国家实行的义务教育,是每个适龄儿童必须接受的教育。没有人可以缺失,也没有人可以落后。如果没有接受义务教育,就只能是文盲。但高中教育就不一样了。不是每个人都必须接受它。这两个阶段的性质完全不同。

但近年来,在升入高等教育的压力下,义务教育的定位无形中被抬高,变成了神童选拔教育。一些教育培训机构曾将奥数培训带入“寻常百姓家”。反正当时杭州一半以上的小学生都在学习奥数,每天都皱着眉头咀嚼着难题。北京、上海等地肯定还有更多。这并不离谱。

随后国家出台“双减”政策,禁止学科培训,中考题目一下子变得简单起来。转折点是去年。中考的题目变得更简单了。如果你还让孩子学奥数、解难题,他们练习的题就过不了。那不是很愚蠢吗?所以目前的方向很明确,基础教育就把基础夯实,就好了。

但如果我这么说,很多家长肯定不会相信。大家都认为,如果分数线这么高,那么就必须继续考试。稍有失误,就进不了顶尖高中了?一失足成千古恨!

但未来大概率的趋势是,能不能考上顶尖高中,对于三年后能不能考上好大学,根本不是充分必要条件。

原因很简单。中考题目变得简单后,高分聚集在一起,导致考试的区分度降低。顶尖高中招收的学生,未必能把所有“最好”的学生都收集起来,又“掐”走所有最好的学生。尤其是那些理科强而语文弱的学生,这些学生可能进不了杭州二班或者杭州的学军。但这些学生有希望在高考中东山再起,而这在数学上是有难度的。

一批有能力的学生会流出,分散在不太顶尖的高中。他们仍然会参加高考,仍然有机会进入好的大学。名校之所以趋之若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生源好,而“生源好”的因素可能比“师资好”更重要。当中考区分度变低后,顶尖高中在“生源好”的优势上其实是变弱的。

去年(2021年)中考变得更容易了,所以这个效应要到2024年高考才开始显现。到时候你可能会发现,大家梦想上的高中并没有那么伟大。而那些平时不起眼的高中,也可能有一批高考成绩不错的毕业生。

换句话说,高中之间的差异将会变小。

杭州一名考生中考得分585分,另一名考生中考得分555分。他们进入的高中名气相差很大,但能力相差很大吗?我不这么认为。三年后谁的高考成绩会更高还真不好说。

3

在当前的中考形势下,家长应该特别注意什么?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注重基础知识和概念的学习

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对于绝大多数孩子来说,没有必要进行偏难题的训练。打好基础就够了。基础知识、基本概念一定要扎实,不能有知识盲点、概念模糊。这个非常重要。

回答问题的时候,不必追求数量,回答很多很多问题。相反,你应该更多地思考和反思问题。对于错误的题目,要分析错误的原因,以免以后再犯。因为现在的中考就是“少犯错”的比赛,你要少犯错,就需要对错误有理性反思的能力,然后在反思中进步就可以了。

2)孩子成绩暂时不好并不可怕。

孩子在小学、初中漫长的学习过程中,除了中考、高考这两次考试外,所有的考试结果都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孩子们在不断地适应和探索学习。一切还没有最终确定。无论考试成绩好或不好,都不必太骄傲或太紧张。

如果孩子现在的表现很差,指责甚至打骂并不能提高他的表现,因为那是惩罚而不是解决问题,没有帮助。孩子成绩不好肯定是有原因的。如果你是家长或老师,你需要找出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来帮助这个孩子。

这个原因不一定是现在形成的,但可能是历史形成的。例如,如果一个孩子四年级成绩不好,可能是因为他二年级基础没有打好。所以你要想帮助他,就得回到二年级的内容,回去学习,补上基础的漏洞。那么他可能会突然好起来。但现在的趋势是盲目提前学习,提前两三年学习内容。这或许不是什么好事。当然,有些有学习能力的孩子可以提前学习,但有很多孩子实际上需要反复巩固基础再回去学习。这因人而异。

3)孩子的心理健康也能决定他们的成绩

人的心理是一个非常微妙的东西。当我们对即将上台表演的人说“别紧张,别紧张”时,对方可能会变得更加紧张。同样,当我们反复对一个人寄予“不要犯错误”的期望时,他就更容易犯错误。

如果一个孩子走进考场,他所承受的压力是极其巨大的,他的内心受到惊吓,他的心理防线就像一块薄冰一样脆弱。他经历过无数个夜晚,痛苦过,哭泣过,恐惧过。那你怎么指望他能完成一场“不能出任何错误”的考试。

如果一个尖子生的应试能力很强,但内心脆弱,稍微难一点的考试他就能坚持下来。哪怕他的表现有些不稳定,犯了一些错误,他也不会不及格。但如果他面对的是简单但不允许有任何失误的考试,这时候应试能力的因素就会减少,心理水平的作用就会凸显出来。

他能否在考场上保持自信、冷静、舒适的心理状态,不就决定了这次考试的成败吗?

现在很多家长,说实话,只看到分数,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比例已经不小了。

当孩子有出现心理问题的苗头,一定要及早重视,家长应该给出更多的理解、关爱和陪伴,不然等到心理问题严重时再去解决就会非常地艰难。可是在很多家长和老师看来,孩子的心理问题在分数面前,似乎只能退居二线,为了高分,可以牺牲掉一些东西。可即便如此,你没法忽视的是,在一场重大且不容许失误的考试中,心理因素也很重要,甚至可能是决定性的。

在孩子的教育中,我一直努力做的就是用鼓励、宽容、陪伴、帮助的方式对待孩子。希望他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不怕失败,永远对自己有信心。

我想这种心理能量可以帮助他走得很远。

——以上是我作为家长对当前中考情况的理解。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蔡童创意世界(ID:CTDT4US),作者:蔡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