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家庭教育跨文化比较,中美家庭教育跨文化比较研究 刘君红

作者:教育资讯网 2024-09-03 02:26:55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美家庭教育跨文化比较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中美家庭教育跨文化比较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什么要研究中美家庭教育的差距?

很巧我最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我算是在中美都待过差不多时间的人。给我的感觉是,这种差距大概来源于社会资源的多少与分配合理程度。 当然人多少都自私,这个是无法否认的,但是确实在程度与表现形式上有差异。

中美家庭教育跨文化比较,中美家庭教育跨文化比较研究 刘君红

在国外孩子从小被教育要有自己的个性,但是在这同时要学会接纳别人的个性,并且想办法与个性不同的共处。 我在中国长大,从小父母说的最多的就是对比,你看那谁谁又比你厉害,别人能得100分为什么你不能。总之,其一是中国认同一个人优秀的面太窄了。在国外也许你是孩子王是优秀的,也许你会跳舞也是优秀的,会鼓捣数学题,钢琴也是优秀的。哪怕是很会跟老师扯淡也是个优秀的人。但是在中国似乎你被认可为优秀的表现只有,从小到大学习名列前茅,长大走上人生巅峰做CEO, BOSS赢取白富美。可是社会资源是有限的,哪有那么多人都能成为商界大佬年薪百万呢?于是就会出现为了争取这有限的优秀的名额与资源打得头破血流,自然就会看起来更自私一些。有这个机会,我哪怕丢了我也不愿意告诉你。

其二,中国的蛋糕做得还不够大,尤其相对于其人口来说。 既然这样,那么能吃到一口的人就更不乐意与他人分享。同时也跟上一条呼应,自己的资源是挤得头破血流得来的,怎么可能轻易跟别人分享。于是在大部分人的眼中,分享这个事情是不存在的。比如,大家都很穷的时候,大部分人都吃不饱,这个时候你好不容易想办法搞到了一袋米,你会去轻易分给别的人么?并不会。 但是如果大家都能轻易得到米,这个时候张三饿了问你要,想必你给他的可能性也更大,因为你再搞到下一袋米并不会太难啊。所以我认为人的做法大部分情况是身处环境决定的。

大家不喜欢合作,除开从小被竞争机制搞得没有这个习惯之外(竞争机制的建立还是跟资源不够只能让大家抢有关啊),还有一点是合作给大家带来的收益不如单干。这个还是跟社会的资源稀有有关。你合作了,那成果是搞来一个蛋糕,蛋糕不够大吃不饱,谁都想让自己吃饱,那谁都会去拼命争论说自己对团队贡献更多更应该得到更多。但凡蛋糕够吃了,谁吃多一口少吃一口的不会差别很大。大家也就喜欢合作争取把蛋糕弄好吃一点。

个人愚见。我觉得不能说中国人就这样那样的定义一个国家的人,你让一个中国人从小在资源丰富的环境下长大,也许他/她不会那么在意竞争呢?也许他们会更倾向合作呢?你说呢?

中国家庭教育和美国家庭教育的优劣差异有哪些?

中美教育从大的方面说,其区别主要在于对待外界的态度上。美国关注点在于“我与这个世界”的关系,我存在的意义?我能给世界带来什么?也就是寻求自身价值到底是什么。中国则关注“社会与我的关系”,如何适应社会?如何与周边的人处理好关系。结果也就显而易见,美国孩子关注的是自己兴趣,自己的梦想,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自己到底能为世界带来什么?而中国孩子则是,我们需要做听父母老师话的孩子,也更关注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专业?那个职业挣钱多?(也包括国家需要),那么我就要从事什么。这种区别也直接成就了美国的强大,每个人都为了自己内心而奋斗,梦想而奋斗(谈不上奉献),而兴趣和热情很难因为苦和长期从事而放弃,自然也就一辈子执着下去。而我们为了他人意见,追求短期的金钱目标,结果因为不热爱,而很难有持续的研究动力。这就是我们研究生博士人数世界第一,但科研能力低下,因为我们都是奔着职称,和提高资格去的,也难怪中国在机械加工,医学,科学技术,发动机,芯片……核心技术明显落后并受制于人的原因。这次疫情也正说明了这一点,我们在乎的是名声和挣钱多少,但却忘了真正的热爱。所以面对病毒几乎束手无策,面对C919美国断供,我们头疼的缘故。也难怪,李兰娟院士提出要改变一些东西!说到最后,我们需要改变,必须把重点转移到关注人的内心,关注到孩子内心教育上来!一旦每个孩子有了真正的热爱,又何愁科技缺乏爱好者执着者,又何愁没有大师的出现。评职称,争名利的表面文章也会越来越少,因为每个人更在乎自己内心,自己真正的热爱!美国教育和中国教育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合理与否的问题。这一点,你会发现,精英阶层无论中美,几乎都一个模式

视频加载中...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美家庭教育跨文化比较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美家庭教育跨文化比较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