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思想纵横)(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

作者:教育资讯网 2024-06-24 15:36:19 8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越是向纵深发展,越要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对于掌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成功破解经济社会发展突出矛盾和问题,提高攻坚克难、化解矛盾、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观察事物

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思想纵横)(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发展变化,没有什么是永恒的。面对这样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世界,如果我们用静态、僵化的观点来看待,就无法按照事物发展的要求来解决矛盾、处理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强战略谋划和前瞻布局。”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深入研究事物的发展过程和规律,既分清阶段,又把握过程,而且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统一起来,把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结合起来。

分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世界是过程的集合,过程是阶段的集合。要善于根据矛盾变化准确判断阶段性,把握事物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有的放矢地做好工作。根据矛盾变化准确判断阶段。党的十九大立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战略判断。我们思考问题、做事时,不能超越、也不能落后于这个客观实际。一是坚持科学方法,把握阶段特点。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特征,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这也是经过几十年的积累,站在了新的起点上的阶段。二是立足新阶段,正确认识新要求。既要看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又要看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阶段出现的新特点、新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要求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攻方向。推动“十四五”期间高质量发展,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良好开局。

把握流程,自始至终做好工作。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过程,有起点,也有终点。要想做好工作,就必须做好开始和结束。“好开始”和“好结局”是一个紧密相关的整体。良好的开始可以为良好的结局奠定基础。“路虽远,但可行的话,也是不可能到达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我们一定要按照蓝图画到底,一步一个脚印继续干下去。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巴里才九十岁的一半,一部作品开工后,想要有一个好的开始并不难,但是要做好开始和结束就不容易了。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是这样,我们越要有“坚守青山、永不放松”的顽强精神,越要做好更加艰苦卓绝的努力,继续为夺取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而奋斗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

管理当前和长期的关系。如果脱离实际,只着眼长远,发展就失去基础;如果只顾眼前、忽视长远,发展就会迷失方向。只有立足当前和长远相结合,才能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注重目标环节,使当前目标始终聚焦未来发展方向。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阐述了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使命宣言。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部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紧密相连、相互关联。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发展和完善。我们要加深认识,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努力使上一阶段的工作为下一阶段的发展创造条件,使事业不断发展、持续发展。

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观察事物

事物是多种多样且复杂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有大局观,清醒地认识各种矛盾”。这就要求我们要多角度、多侧面看问题,不能只看一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片面地看待问题,不能真实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会闹出“盲人摸象”的笑话。

全面看待问题,必须看到矛盾存在的客观普遍性,坚持问题导向。问题是事物的矛盾性。哪里有未解决的冲突,哪里就有问题。强化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就是要认识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把认识和解决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推动事物发展。善于发现工作实践中的问题。通过发现问题,才能抓住事物中的矛盾,才能抓住解决矛盾的着力点。掌握发现问题的有效途径,从事物的联系和比较中发现问题,从与目标任务要求的差距中发现问题,从经验教训的总结中发现问题。善于科学分析和研究问题。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明确问题的性质、类型、发生和激化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条件。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抓住事关全局的重要问题,着力抓根本、抓重点,进而明确有效解决问题的主攻方向。我们要多学、善思、博采众长,努力掌握改革创新发展的各项技能,综合运用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思维等科学思维方法和解决各种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一种复杂的问题。

全面看待问题,必须看到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一件事有两点,两点有重点。因此,必须把两点论和关键点论有机地结合起来,聚焦两点之中的关键点,聚焦关键点时谈两点。一要坚持两点论,实行二分法,充分反映事物的真实面貌,防止认识片面。他善于联系和思考对立的两个方面,同时从两个方面着力,推动事物向有利的方向转变。二要坚持重点理论。矛盾总有其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善于厘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牢牢抓住主要矛盾的同时兼顾总体,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并实现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学习用十个手指弹钢琴。在厘清情况的基础上,统筹谋划,综合平衡,突出重点,带动大局。有时要以大舍小,以大平衡小。有时你必须以小事来领导。大与小可视为大,在全面推进中形成合力,有利于突破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全面地看待问题,必须看到矛盾的共性与个性的相互联系,坚持一般与个别相结合。坚持矛盾、共性和个性的辩证统一,要善于从特殊中总结出一般原理,然后以这个一般原理为指导,深入研究具体事物,发现其特殊性质和规律,从而以便更深入地理解并更有效地转化它们。客观的事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而且根据时代条件赋予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它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定力,保持坚定前行的决心,不惧任何风险,不被任何干扰迷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观察事物

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一个相互作用的系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度理念是基本思想和工作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善于从事物的普遍联系中系统地把握事物。

强化前瞻性思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凭借科学的预见力和前瞻性的思维,能够及时发现事物的发展趋势或存在的风险,未雨绸缪,主动出击。一要洞察大势。站在时代前沿,审视发展大势,洞察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新变化,准确识别变化、科学应对、主动求变,做到谋划、因应、行动、并跟随趋势。其次,我们要以史为鉴。加强历史研究,深刻把握历史规律,认清历史趋势,始终站在历史的高度思考问题、决策,自觉按照历史规律和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办事。三是在把握规则的同时要向前看。他善于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从特殊中发现一般,从偶然中发现必然。他将在深化对规律的认识中,不断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四是要坚持底线思维、预判。预见事物发展的多种可能性,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着力防控可能延缓、中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整体性风险,掌握发展主动权。

加强统筹规划。如果你不计划永恒,你就无法计划片刻;如果你不计划永恒,你就无法计划片刻。不谋全局,就无法谋地区。全局与局部是辩证统一的。我们必须立足全球视野,牢牢把握两个大局,在两个大局紧密衔接、互动发展中,积极塑造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内外部环境。要提高政治站位,牢记“国家最伟大”,着眼事业大局,自觉从政治高度和国家发展大局思考问题,善于思考、思考问题。把本单位、本部门的工作定位于大局,使地方工作能够兼顾大局。在大局下发展,使局部利益服从大局利益。要注意避免本位主义、分散化的倾向。无论谁、什么时候、做什么,都必须把整体利益放在第一位,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小原则服从大原则。凡是有利于大局的事情,我们都要尽力去做,不利于大局的事情,坚决不做。

加强战略布局。新时代,我们肩负的任务艰巨繁重,面临的矛盾复杂。妥善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必须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善于从战略全局角度观察和处理问题,在把握战略大局的同时推进各项工作。我们要善于把握根本,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倍加珍惜、长期坚持、毫不动摇。善于抓住重点,抓住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抓住党作为办好中国事的关键,抓住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四个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和引领关键环节。综合性”战略布局。一、抓住从严治党的关键,就是从严管理官员。

加强整体推进。事物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按照系统的完整性、关联性、协同性,规划各项事业要在国际国内互联互通、国内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大局中综合考虑,统筹推进。注重顶层设计,统筹规划,统筹考虑完善规划设计的总体思路、重点任务、重点领域、序列,全面系统、积极稳妥推进各项工作。要善于统筹安排、推动整体推进。要统筹国际国内大局、统筹发展与安全、统筹发展与改革。注重系统协调,增强整体效率,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一体化发展,着力提高整体性和均衡性的发展。

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单一孤立地观察事物

在观察和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完全有必要把个别事物从其普遍联系中抽出来,或者把整个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分离出来,单独地、单独地研究它们。但是,在研究个体事物或其组成部分时,我们不能忘记它与周围相关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以及它与整体以及整体的其他部分之间的联系。我们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看到部分,看不到全部。要真正理解某事物,我们必须研究并掌握它的各个方面、联系和中介。

完全从外部联系来把握事物。没有任何事物是孤立存在的,并且与周围的事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在观察和认识事物时,不能切断事物发生的联系和讨论,而必须把它放在一个更大的环境背景中去审视和把握。正确认识环境。外部环境背景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约束因素。我们要善于把事物和它的环境背景看成一个整体,联系起来考察,分析其优缺点。善于利用环境。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导致落后。现代世界相互关联、相互依存、深度互动。你在我中间,我也在你们中间。人类命运休戚与共,各国利益紧密相连,世界是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注重改善环境。环境是客观的,但也是可塑的。有必要区分可控或部分可控环境与不可控或部分不可控环境。对于不可控的环境,要善于正确对待,尽量避免其对事物产生负面影响;对于可控环境,突出事物的特点和优势,大胆改造和塑造,实现环境的整体优化,使之有利于事物的发展。

从事物的内在联系具体把握事物。任何事物中的各个部分、元素和链接也是相互关联和交互的。我们善于从事物的内在联系中把握事物,通过内在的联系把握事物的本质。注重把握事物内部各个要素的品质,充分了解各个要素的特点和长处,注重提高要素的基本素质,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各个要素的作用。把握一般要素与核心要素的衔接,着力提高关键要素质量,才能更好地保障和发挥核心要素的作用。把握事物内部要素之间的关系,并通过这种联系,了解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工作机制,着眼于整体需求,优化组合,实现结构优化,追求整体功能最佳。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我们党明确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我们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个方面制定了新时代统筹推进的“五位一体”规划。总体布局的战略目标是“一体化”。“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经济建设是基础,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我们致力于全面提高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统一到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目标。“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战略谋划和深远谋划。它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思维,体现了善于从事物的内在联系具体把握事物的哲学智慧。

善于把握事物之间联系的中介者。一切都通过中介连接起来。为了更好地理解事物本身,我们必须深入理解和研究事物之间的中介机构。把握中介机构的联系功能,认识其客观性。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其中每一个事物都是统一联系网络中的一部分或一环,每一个事物都是与相邻事物相联系的中间环节,这个中间环节就是中介。把握中介体的过渡功能,充分认识中介体是一种事物向另一种事物转化的必要阶段,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一种事物与另一种事物之间的桥梁和过渡作用。把握中介机构的转化功能,积极推动事物通过多个中介机构向其他事物转化过程中积累良好的转化条件。

(作者:窦爱兰,系空军指挥学院政治工作系教授;傅顽璐,系副教授)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猜你喜欢